民生无处不在的“momo”是谁?背后是年轻人的社交默契

无处不在的“momo”是谁?背后是年轻人的社交默契

在上网的时候,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用户。粉色的小恐龙,统一的“momo”昵称,出现在各个社交平台上。她/他似乎无处不在,无所不言,活跃在许多网络讨论小组或评论区里。这不禁让不少人感到费解,“momo”到底是谁?他们为什么要用统一的头像和网名?

这些“momo‘是谁

大隐隐于世,小隐隐于“momo”

其实,“momo”们并不是什么“神秘组织”。一开始,“momo”这个名字和头像只是新用户注册账号后,自动生成的默认信息。就像很早之前的“佚名”一样,只是一个通用的“马甲”罢了,不是某个人的特定署名,而是一种网友们用来匿名隐藏在群体之中的方式。

说到这里,可能可能又不少人对此感到费解:网名和头像不就是用来体现个人特点,便于与其他用户进行区分的吗?为什么都要用一样的搭配呢?

网友表示为什么取名momo

道理很简单,最重要的就是“防搜”。互联网时代,各大社交平台相继推出可能认识的人的“致命”功能,你的网络吐槽、评论过的帖子、点赞过的视频等,可能被推给同学、同事或亲友等现实中的熟人。随着网络考古、“挖坟”、“家访”越来越多地闯入个人空间,出于对个人隐私的保护,不少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冲浪足迹轻易被人发现。

取名“momo”的原因

网络技术的进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,但同时也模糊了我们线上线下工作生活的界限。虽然个性化的网名也是一种匿名马甲,但是根据越来越厉害的算法推荐、过往的网络痕迹,个性化网名也会被熟悉的人推测认出身份,有时甚至会遭遇“人肉搜索”等网络暴力。在社交媒体上,很多人会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或者被其他用户攻击而不敢发言。

披上“马甲”,泯然众“mo”,有了集体掩护的身份,可以在网络社交圈里自降存在感,极大减轻社交压力,实现“大隐隐于市,小隐隐于mo”的网络表达欲和分享欲。这也让不少年轻人跟风加入,换上“momo”套装。有网友称,“变成momo之后更敢踊跃发言了”,他们正是借助这个“外衣”追求更加“自由”的发言。即便发言不被认同也没关系,“你怎么知道我是哪个’momo‘?”

momo头像

随着越来越多人加入“momo”大军, 就像互联网诞生的一个又一个新梗,让不少年轻人跟风加入,这场集体行动也被赋予了更多意义。大家拥有着共同的一个身份“momo”,就如同拥有了情感联结与群体归属。就像在公共空间里,戴着相同的面具,穿着批量复制的马甲,来一次集体数字狂欢,满足了年轻人的群体认同感和赛博朋克式的娱乐性。

一“mo”做事,亿“mo”当

但除了好玩,“momo”大军的存在,也给不少人带来了麻烦。

同质化并不完全是抹除个性, 看似千篇一律的momo背后各有各的精彩。在群体的掩护下,有可能出现谣言和更多不良发言,滋生网络社交的混乱。一名网友留言说:自从加入了momo大军,我开始肆无忌惮地在评论区发言了, “当你被骂,momo替你背锅”。这给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留下了不好的印象:“取名叫’momo‘的,恐怕都是键盘侠吧!”

momo被背锅

一个“坏momo”,可能会“殃及池mo”,让集体承受骂名。不当言论被追责,其他momo可能无辜躺枪。碰到有人顶着同样的头像和名字,说蠢话干坏事,这比孙悟空遭遇六耳猕猴还闹心。“已注销”和“江湖骗子”这些ID就是前车之鉴,因为认为扰乱社区秩序的风险,已被部分平台制止。因此有人在momo的皮囊下狂欢,也有人不厌其烦,担心这会不会又变成“喷子”的温床。

momo们留言评论同马甲现象

集体面具不等于浑水摸鱼

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尽管戴了一样的“头套”,但通过uid(用户身份证明)一样可以锁定具体的人。这就意味着加入momo大军虽然可以逃开熟人,但是逃不开监管。如果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,一样要承担法律后果。所以“隐身”带来的安全感需要“momo”们共同来维护,我们永远要记得自由有边界,把握网络社交的分寸感和表达素养。

不过, 网络社交的切实诉求,值得广大公众及相关平台机构的积极思考与回应。从推崇“张扬个性”到拥抱“千人一面”,背后也是一种提醒。在互联网技术及实践的持续发展和扩张的同时,我们尤需对多元看法观点保持理性和包容。从长远来看,在互联网空间,公域与私域如何共存?自由与规范的边界该怎样界定?是对我们所有人的共同挑战。

RELATED ARTICLES

留下一个答复

请输入你的评论!
请在这里输入你的名字